據刊登在《生态與農村環境學報》2017 年09 期吉立等人的文章,中國環境統計公報,我國2001—2007 年共發生環境污染事件9757 起,其中水污染事故5341 起,占54.7%。2006 至2012 年,已公開報道的重大水源污染事件發生65 起。水體突發性污染事故主要來源于企業違規排污,其次是工廠事故洩漏、人爲因素和自然條件破壞,可分爲突然排污、累積污染、污染洩漏、養殖污染、交通事故、管道事故、自然災害和其他污染共8 種類型。
水體突發性污染事故主要是水質化學污染,又可分爲無機化學污染和有機化學污染二大類。下将部分較爲重大并有媒體報導的污染事故摘錄如下 :
1、水質無機化學污染
2004四川陀江特大水污染(氨氮):2004年2月到3月,大量高濃度工業廢水流進沱江,四川五個市近百萬老百姓頓時陷入了無水可用的困境,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19億元,被國家環保總局列爲全國範圍内最大的一起水污染事故。原因是川化股份公司在對其日産1000噸合成氨及氨加工裝置進行增産技術改造試生産過程中,發生故障緻使含大量氨氮(1000mg/L以上)的工藝冷凝液外排出廠流入沱江。此外,該公司在同年2月至3月期間,有三個車間的環保設備未正常運轉,導緻高濃度氨氮廢水(氨氮含量1000mg/L以上)外排出廠。工業廢水中氨氮含量國家标準爲每升60毫克,川化股份公司排放水氨氮指标嚴重超标,且持續時間長,造成沱江幹流特大水污染事故發生。
2007江蘇沭陽水污染(氨氮):2007年7月2日,江蘇省沭陽縣水廠監測發現,短時間、大流量的污水侵入到位于淮沭河的自來水廠取水口,城區生活供水水源遭到嚴重污染,水流出現明顯異味。經過水質檢測,取水口的水氨氮含量爲每升28毫克左右,遠遠超出國家取水口水質标準。經處理後水質仍不能達到飲用水标準,城區供水系統被迫關閉,城區20萬人口吃水、用水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直至7月4日上午沭陽城區全面恢複正常供水,整個沭陽縣城停水超過40小時。
2008廣州白水村水污染(亞硝酸鹽):2008年3月2日,廣州白雲區鍾落潭鎮白沙村41名村民在自家或在飯館吃過飯後,不約而同出現了嘔吐、胸悶、手指發黑及抽筋等中毒症狀,被陸續送往醫院救治。據調查,此次污染的原因是白沙村裏一私營小廠使用亞硝酸鹽不當,污染了該廠擅自開挖的位于廠區内的水井,而該水井的抽水管和自來水管非法私自接駁,又導緻自來水污染。
2011四川綿陽水污染(錳、氨氮):2011年7月21日,涪江上遊普降暴雨,四川省阿壩州松潘縣境内一電解錳廠尾礦渣流入涪江。26日,經綿陽市環保部門監測,尾礦渣造成涪江江油、綿陽段水質超标,綿陽城區自來水無法飲用。綿陽市區上遊1公裏的綿陽涪江橋處水質錳含量爲1.974毫克/升,氨氮含量爲4.78毫克/升;綿陽市區下遊2公裏處三江庫區錳含量爲2.05毫克/升,氨氮含量爲3.8毫克/升,大大高于國家标準所規定的錳含量0.1毫克/升和氨氮含量0.5毫克/升。綿陽市人民政府26日晚發布公告呼籲廣大市民近期生活飲用盡量使用瓶裝水、桶裝水。
2014武漢水污染(氨氮):2014年4月下旬,漢江武漢段水質出現氨氮超标,漢江武漢段三大水廠緊急停産,武漢市260平方公裏面積停止供水。
以上所舉各例,水污染突發事件中的污染物主要爲水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
2、有機化學污染
2005松花江重大水污染(苯、苯胺和硝基苯):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苯胺車間發生爆炸事故。事故産生的約100噸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機污染物流入松花江。由于苯類污染物是對人體健康有危害的有機物,因而導緻松花江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哈爾濱市政府随即決定,于11月23日零時起關閉松花江哈爾濱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區供水,哈爾濱市的各大超市無一例外地出現了搶購飲用水的場面。
2006吉林水污染(二甲基苯胺):2006年8月21日,吉林省吉林市環保局接到群衆舉報,忙牛河附近發生化工污染。經現場勘察,發現部分水質呈紅色,并伴有少量泡沫,污染物爲二甲基苯胺,并形成長約5公裏的污染帶。經調查,此次事故系吉林長白山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向忙牛河中人爲排放化工廢水所緻。
2011江蘇江陰水污染(苯乙烯):2011 年3 月江蘇省江陰市長江水污染事件,污染原因爲一艘化工船在裝卸貨物時,苯乙烯發生洩漏,長江水體遭受嚴重污染。爲确保取水口安全,兩大供水水廠停止供水。直至環保部門認定水質符合飲用标準後,水廠才恢複供水。
2011杭州水污染(苯酚):2011年6月4日晚上22時55分,杭州市轄區建德境内杭新景高速公路發生交通事故,苯酚槽罐車洩漏,因事發時正逢暴雨,雨水将洩漏苯酚沖入新安江,水體受到嚴重污染。
2012江蘇鎮江水污染(苯酚):2012年2月3日鎮江市自來水出現異味,其後兩天鎮江發生了搶購飲用水風波。6日晚如臯市在長江取水口檢測到來自上遊的水體中揮發酚超标,迅速啓用了應急備用水源。7日下午鎮江市政府網站發布通告确認是一起偶發水源污染事件,苯酚污染水源水的時間爲2月2日下午至2月3日淩晨。從泰國出發的“格洛裏亞”滿号載苯酚等化學物品,逆長江而上于2月2日到達鎮江市,在李長榮化工廠卸貨,将苯酚加溫成液态後通過管道加壓輸送至岸上的儲存罐,但由于貨輪中的2個閥門沒有關閉,苯酚通過沒有關閉的閥門向長江中洩露。1天後,此種情形又在張家港再次重演。
2012河源市龍川水污染(苯酚):2012年6月30日淩晨4時23分,廣東河源市龍川縣佗城鎮梅河高速亨渡路段一輛槽罐車與大貨車追尾,導緻槽罐車裝載的29.5噸液态苯酚有9.5噸洩漏,并流入東江造成東江水污染并出現死魚。
2012山西長治水污染(苯胺):2012年12月31日,山西長治潞安天脊煤化工集團發生苯胺洩漏事故,8.68噸苯胺排入濁漳河。直到2013年1月5日下午,長治市才向下遊的河北、河南方面通報有關情況。造成下遊大面積停水。洩漏事件導緻河北省邯鄲市因此發生停水和居民搶購瓶裝水,河南省安陽市境内紅旗渠等部分水體有苯胺、揮發酚等因子檢出和超标。
2014蘭州自來水污染(苯):2014年4月10日17時,蘭州自來水出廠水苯含量、10日22時自流溝苯含量、11日2時自流溝苯含量均遠超出國家限值的10微克/升。後查明:蘭州自來水苯超标系蘭州石化管道洩漏所緻。直至4月15日,蘭州全市自來水才恢複正常供水。
以上所舉各例,水污染突發事件中的污染物主要爲水中的苯(C6H6,分子量78)、苯胺(C6H5NH,分子量93)、苯酚(C6H5OH,分子量94)、硝基苯(C6H5NO2,分子量123)、苯乙烯(C8H8,分子量104)、二甲基苯胺(C8H11N,分子量121)等,它們的分子量均小于200。
綜上所述,水污染事故的概率遠遠高于空難事故的概率,并繼而導緻供水水質不合格的突發事件也是屢見不鮮,那麽,如何來确保我們的飲水安全呢?
我們都知道,納濾對水中污染物,對無機鹽類是去除二價、三價,保留一價,即:去除鈣鎂,保留“三氮”(氨氮、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對水中有機物是去除分子量200以上,保留分子量200以下。至于超濾,去除水中污染物能力更差,隻能去除顆粒狀、膠體狀物質,保留水中溶解的無機鹽及小分子有機物。唯有反滲透才具備去除水中各種有機無機污染物的能力。
所以,要确保飲水安全,必須選用反滲透淨水器!
武漢淨水器——爲飲水安全買保險!
上一頁:武漢直飲水機和開水器有什麽區别?